首页 > 常识集锦 > 中国月饼文化:记录古人吻月之情

中国月饼文化:记录古人吻月之情

来源:岚云常识网

“中秋夜月明,愿君常相伴。”——中国古代民谣

早在唐朝,人们就开始制作月饼来祭月,到了宋代,月饼才逐渐演变为如今的外皮馅料搭配,而此时才开始有了月饼的特定制作与品尝时间——中秋。传说吴刚借药成仙后便住在月宫,于是月亮就变成了人们祭拜神仙的对象,人们把月亮称作是“月老神”,童趣的画面中和天上神仙玩耍的吴刚表现出了一种吻月之情。自此之后,月饼不仅仅是一种食品,也成了记录人们向远方亲人祈愿的文化载体。

不同地域的月饼发展各异,北方吃咸的,南方比较偏向甜腻的口味。在我的家乡,吃月饼的习惯尤为流行。每年中秋节,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家里一起分享的团圆之夜,母亲准备了各种口味的月饼,立刻就能感受到天冷了的气息,还有丝丝温馨传到每个人的心里。

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,中国的月饼文化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。新萌发的年轻人们并不那么执着于传统口味,更倾向于注重口感元素上的变化与多样性,各大月饼品牌也加入了创新的行列,推出了各种别出心裁的口味,如芥末、红豆等等,成功地吸引了一些年轻消费者。

唯有传承,文化才能生生不息。在现代社会中,月饼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,也是所有中国人团圆情感的象征。即便月饼的口感变化多端,我相信,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那样一种味道,那一种见证的故事,那一种无私的爱情,那一份对亲情的眷恋,那一份对文化的执着。

相关信息